【育兒心得】完美父母VS夠好父母 心理學家︰不完美也是孩子成長的養份
發布時間: 2021/10/21 18:00
最後更新: 2021/10/26 10:07
在心理諮詢和評估工作中, 經常遇到一個情景:跟父母探討如何回應孩子的發展需要或情緒狀況時,他們不時表現自責,怪自己沒有豐富的育兒知識,或者懊惱自己明明知道怎樣做卻未有實踐。
爸媽自我鞭策適得其反
為人父母確實不容易,除了應付工作支撐家裡開支外,又要照顧孩子的起居、功課、社交等。此外,我們還要因著各種內外因素而鞭策自己成為完美的父母,例如擔心孩子重蹈自己成長的缺失、害怕孩子落後於人將來生活艱難等。
即使身心已疲憊不堪, 仍要求自己在父母一欄上取得五星星。然而,越是想事事完美,伴隨的思緒卻越有機會讓我們的反應過敏。掀起的自責、愧疚、焦慮和怒氣,往往令我們更難回應孩子真實的需要。
例如,看見孩子害怕跟其他小朋友互動時,便馬上擔心孩子會被朋輩孤立或欺凌,怪責自己教導不足,緊張地急著把孩子推出去跟人互動。結果孩子感到的是父母的焦急和自己的不濟。
最新影片︰「女飛魚」化身教練培養泳壇精英 蔡曉慧:運動員是輸得最多的人
宜接納孩子和自己非完美
假如父母接納孩子和自己都是沒有完美的,可能更容易與孩子的焦慮同在,當孩子感到自己被明白和接納時,便能從安全基地裡得到力量繼續探索外面的世界。
其實, 這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父母。如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唐諾 .溫尼考特所提出,我們做個夠好的父母,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。夠好,即是我們不需要全天候完美回應孩子所有需要,而是在用心照顧孩子的同時,也容許自己可以有情緒反應、局限、錯失等。例如,明知孩子哭鬧時最理想是與他同在,同理他的感受,但偏偏碰上工作繁重或心情不好時,還是有可能忍不住拋下一句 「你到底喊夠沒有?」、「為何你這麼怕事? 」等回應。
跟孩子溝通作修補
當覺察到自己未有與孩子同在時,可以嘗試坦誠地接受自己有不足的時候,跟孩子溝通,並作出修補。孩子從中學到的是,沒有任何人 (包括孩子本人) 是完美的,而發生錯失也是正常的事 ,但這並不代表彼此的愛因而消失,也不等於破損了的關係就此無法修復。
只要坦誠地看待不足,反省和修補,不完美也是我們成長的養份。這些領會對於孩子的心智發展,有著深遠的幫助呢!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︰https://bit.ly/3a6HT6T
【hket TV家庭台】《湊得輕鬆啲》逢周日早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︰bit.ly/35z6COD
撰文︰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 臨床心理學家 廖嘉敏